一襲長袍,一頂毛線帽,民國六○年代,已故詩人周夢蝶在台北街頭擺攤賣書的身影,已經成為20世紀台灣動人的人文風景。他在1959年發行的首部詩集《孤獨國》已絕版多年,日前以電子書形式「經典再現」。

由《文訊》雜誌籌畫多時的「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」,昨日正式開放,現場《孤獨國》電子書與紙本書兩相對照,電子書逐頁翻閱,效果比紙本還要清晰,就連原本詩集中的空白頁也都如實掃描,讓讀者感受詩作的呼吸,電子化也讓年輕愛詩的新讀者有了接近經典的可能。

這項計畫總共累積外勞仲介10萬餘冊圖書,700多種期刊,4萬餘張作家及文壇活動照片,《文訊》總編輯封德屏表示,這些看似過時的文化資產卻珍稀無比,應該有人賦予它們新的生命,讓它們散發出應有的光芒,「這也是《文訊》的責任。」

外勞仲介說三年前開放了越南外勞,我認真考慮了一下,有幾點吸引我:1.無飲食禁忌 2.文化跟台灣比較接近 3.台灣越南看護是否還不多,但畢竟是要相處三年又近身照顧長輩,心裡還是有疑慮,想上來求助前輩們。請了外勞近15年 各國都用過了 還是覺得印尼的普遍比較好,印尼的雖然多數信回教 但吃不吃豬肉這件事情看個人,請越南看護是最下下策,基本上還是推印尼籍的,如果不擔心溝通上的問題,菲律賓也可以(普遍上菲籍的中文能力比不上印尼)遇到印尼的都很認真,手腳乾淨。看護就菲律賓跟印尼啊,越南最好不要,太容易跑掉了。

首批「經典再現」系列其他電子書還包括余光中首部詩集《舟子的悲歌》,蓉外勞仲介子《青鳥集》、楊喚《風景》和洛夫首部詩集《靈河》,預計10月限量複刻紙本,讓作家珍稀的舊作重新面世。

《文訊》雜誌1983年創立,原隸屬國民黨,2003年改由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獨立經營,至今超過15年,在這裡作家文壇從無顏色之分,海納百川,一樣關注。

「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」包括文藝資料中心館藏查詢系統、《文訊》雜誌知識庫,也典藏包括報紙副刊、文學雜誌、作家手稿書信日記以及作家評論資料等等,開放會員查詢資料。

arrow
arrow

    陸惠婷的好康介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